一、撤销权什么情况可以撤销
撤销权,通常在这些情况下能被行使。
就好比,当债务人通过放弃自己的债权,或者放弃债权的担保,又或者以无偿的方式转让财产等行为,把自己的财产权益给白白处分了,或者是恶意地延长那些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这可就影
比如说,债务人明明有足够的还款能力,却故意把房产以低价转让给别人,这种行为很可能就让债权人的债权没办法得到充分的清偿,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就有权利去请求法院撤销那个转让行为。
不过,这里得注意,撤销权的行使是有一定期限限制的。
一般来说,是从债权人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撤销事由的那一天开始算起,在一年之内要行使。
要是从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之内都没有去行使撤销权,那这个撤销权就消失,就不能再行使。
二、撤销权在法律上有哪些具体撤销情形
在我国法律中,撤销权有多种情形:
1.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也有撤销权。
2.债权人的撤销权: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行使撤销权。
3.赠与合同中的撤销权: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除外。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等法定情形下,赠与人可撤销赠与。
三、撤销权在哪些法定情形下能行使
在我国法律中,撤销权在以下常见法定情形下可行使:
-合同领域: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误解方有权行使撤销权。比如对合同标的、质量等关键要素存在错误认识。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撤销。
-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成立时权利义务明显失衡,受损害方可行使撤销权。
-债的保全中: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行使撤销权。
当探讨撤销权什么情况可以撤销时,这里面有着丰富的法律内涵。除了常见的因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等可撤销情形外,还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即在订立合同时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也有权请求撤销。倘若你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可能涉及撤销权行使的事务,对于撤销权行使的期限、行使的具体程序等问题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且详细的解答。